他似乎不太善于言谈,他也几乎不接受采访,他的发展也谈不上“一鸣惊人”,而更多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正是他用力近30年时间,硬是在输变电、新能源领域先后打造了两个世界级巨舰。是的,他就是特变电工的掌舵人、董事长张新。

特变电工发轫于新疆小城昌吉。这里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直到2011年,总人口也仅36万。特变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特种变压器厂,到了98年,这家小厂总资产不足15.3万元、负债73万元已经濒临倒闭,在当时年仅26岁的技术骨干张新眼里这个街道小厂就是“那堆倒塌的废墟”。

即便如此,为了帮助这个工厂其他工人“能有口饭吃”,张新果断放弃了“去国有大型企业当干部”的机会,98年张新被大家选举为特变电工首任掌舵人,是他带领52名员工从废品收购站买来塑料布搭建简单的棚户,在数九寒天里,热火朝天干了不到一周时间,才使这个小厂子恢复生产。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张新)

当时谁能想到,在张新的领航下,特变电工仅有9年时间从一个资不抵债的街边小厂成为了当时A股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而1997年特变电工成功登陆上交所,这只是版图拓展的开始。从2008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再到200亿、300亿、400亿,特变电工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四级跳。2017年,特变电工在《财富》杂志发布的中国500强榜单中,位列第167名。

实际上,特变电工能在光伏这个行当“活下来”,并跻身百亿俱乐部极为不易,要知道在这个有时“风云骤变”的行业,近十年就倒下了数个中国光伏巨擘,存活超过十年的企业都屈指可数。这赤裸裸展现了光伏市场之莫测、残酷与无情。

“我们曾经买过350万/吨的多晶硅,现在就10万块钱,哪个行业能降到以前价格的3%?”新特能源(特变电工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董事长张建新感慨道,这个行业热的时候让你觉得天天是被火炉烤着,但冷的时候让你觉得都要绝望崩溃,从2008年到现在,很多大企业的“先发优势”,结果发现很多先驱都变成了先烈,而且这样的起伏远没有结束。“我想不出更好的词,经常是感觉像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来回行走。”

特变电工的创业之苦,其掌舵者张新在《特变电工,我的大学》一文中有详细的回溯。他在文中说:“大家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不畏惧困难......我们这个在大漠深处、边缘城镇恶劣环境中生长的幼芽,在大漠中经风雨、经沙暴、经炎热、经饥渴下茁壮成长,当它从新疆走向全国,走到了更好的自然环境,更好的市场环境,更好的资源环境中去的时候,它的成长和发展就有了更好更快的实现。”

每个领先企业成长都必有其独特差异与路径选择,时光浸染之下渐成自己的文化。特变电工到底凭什么?黑鹰光伏耗时数日分析了特变电工近十年财报及重大布局发现,特变电工一直坚持的“上游做多晶硅,下游主要做风电和光伏的工程业务”的两头战略是其在新能源领域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我们发现近两年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下,其两头战略有所调整,而其在海外战略布局已成气候。黑鹰的读者或许能从特变的发展中获取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跨界16年:百亿变迁路线图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特变电工光伏变迁史。

2000年,特变电工设立了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此公司正式涉足光伏领域。不过,7年间,其光伏业务做的并不理想,在当时特变电工近百亿的收入体系中显得微不足道;到了2007年,光伏业务才出现在特变电工“主营业务”目录中,当年其“太阳能硅片、太阳能光伏组件等”销售收入为6.08亿元,同比增长了127.29%,但营业利润却是同比下滑了2.41%。

直到2008年,光伏业务才出现在特变电工“未来发展战略”中,在2008年财报中特变电工提到,“将完成特变电工 1500 吨/年多晶硅等项目的建设”,此时特变电工对光伏业务的笔墨仍旧不多。

2010年,特变电工开始意识到“国家加快清洁能源发电投资,扶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非石化能源产业化,给公司新能源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特变电工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了81.18%,其营业利润率较上一年增长了2.84%至6.585,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随着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下发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给公司的光伏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变电工此时在光伏领域投入重兵,“公司将加快建设万吨级多晶硅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以原材料为保障,加快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的开发,以国家启动太阳能并网发电为契机,加快自主品牌光伏产品及集成技术走向海外市场。”要知道,此前特变电工多晶硅产能只有3000吨。

2012年开始,特变电工对光伏业务描述的笔墨也明显开始增多。“新能源产业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太阳能系统集成业务的市场开拓力度,系统集成及逆变器市场签约大幅增长。”这一年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完成系列重大产品开发、大型光伏电站标准化设计和应用,荒漠光伏电站技术处于领先水平,TBEA牌单晶125和多晶156系列光伏组件顺利通过英国 MCS 认证。

特变旗下新能源运营平台—新特能源收入、利润情况(亿元)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如今特变电工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2016年特变电工跻身光伏百亿俱乐部!2016年公司光伏收入达102.13亿元,是2007年的16.8倍,十年其光伏收入合计达431亿元。

黑鹰光伏团队分析认为,特变电工“上游做多晶硅,下游主要做风电和光伏的工程业务”的两头战略是其崛起的主要原因。只是在成功的基石下,也埋有“风险”的种子,好在特变对此已经有所意识,其两头战略已经开始有所调整。

晶硅之战:成本称王步步谋局

多晶硅是特变电工进击光伏领域选择的第一战场,深耕新疆数十年的张新深知自己优势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据:据悉,电力占多晶硅生产成本近40%。而2010年-2014年,全国工业用电平均价格为0.61元/kwh;同期新疆的平均价格为0.45元/kwh,较全国平均价格下降了26.23%,而特变电工把多晶硅生产基地就设在了新疆境内。

没错,特变电工敢于攻入价格“善变”的多晶硅战场最大底气,就是它具有先天的成本优势。成本越低,其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就有更多的腾挪空间,这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

如今这也引来了其他光伏巨头的目光。保利协鑫2017年4月公告称,已通过投资兴建位于新疆生产规模达6万吨多晶硅厂房项目,其中包括4万吨新建项目,以及将部分现有位于徐州厂房规模2万吨的设施迁往新疆。该项目新增总投资预算为56.82亿元。

按照保利协鑫规划,该项目将分三批建设,计划在2020年底全部落成。建成后,保利协鑫多晶硅产能将由目前的7万吨增至11.5万吨。“预计新疆相对较较低电价及能源成本,将为本公司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及增强本公司之竞争力”保利协鑫如是说。

“低调的人,从不得意忘形。”作为特变这艘巨舰的掌舵人张新又怎会将全部筹码压在“地利”之上。要知道“地利”并不是专属于某一公司,一旦其他巨头看出此中玄机,都可以抢食“地利”,这样你的先天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十年前,张新就在为打造自己的多晶硅核心堡垒埋头蓄力。

早在2007年5月,特变电工1.78亿元收购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池能源”)51%股权,收购完成后,特变持有该公司股权85.78%。

据介绍,成立于2002年的天池能源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由于公司下属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军事高载能产业,低成本的能源供应是其竞争优势所在。”特变电工当时说道,考虑到公司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今后的整体发展战略,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强资源储备,保证其成本优势。

2013年8月,特变电工耗资数十亿建设的2*350MW自备电厂开始正常供热、发电。“新能源产业与能源产业形成了‘煤电硅’一体化的产业链,通过前端煤炭资源和电厂的利用,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据特变电工早年披露的核心数据显示,(2014年)特变电工电力成本比从新疆公开市场购电(工业用途)还要低40%左右。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据特变电工透露,其拥有的燃煤发电厂能支援最多约达每年5万吨多晶硅的所需电力消耗。也就是说,即便特变电工多晶硅产能再扩张2万吨,其自备电厂也能满足其用电需求。这就是张新耗时五年为特变量身打造的多晶硅“成本堡垒”。

在这期间,特变电工也在不断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毕竟这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必要战略手段之一。特变电工多晶硅设备于2009年开始投入生产,初期的年设计产能为1500吨,2011年扩张至3000吨。

2011年5月,特变电工公告称,发改委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硅业有限公司(新特能源前身,以下统一称为“新特能源”)建设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12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等项目。

同年8月,特变电工及特变集团、新疆宏联完成了对新特能源12.6亿元增资扩股,其1.2 万吨多晶硅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时,预计该项目建设期为两年,预计2013年中期建设完成。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72.07亿元,该项目银行贷款50亿元,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银团贷款合同。

2013年,其1.2 万吨多晶硅建设项目顺利建成并达产。2016年、2017年特变电工又通过对多晶硅产能挖潜及技术改造等手段,将多晶硅总产量达到3万吨/年。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16 年多晶硅年度市场分析报告》,2016 年度公司多晶硅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同时公司得利于自备电厂低廉电力成本,多晶硅产品具有较强的规模及成本优势。”特变电工如是说。

“最先进的多晶硅生产设施、燃煤发电厂、领先的技术和提升的生产效率是我们拥有可观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此时特变电工在多晶硅这个战场已抢占了制高点。

下游战略微变:EPC转向BOO

除成本优势外,特变电工还具有地理优势,中国光伏及风电项目大多将主要地址定于新疆及邻近省份,这充分说明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而特变电工大本营就位于新疆,且在这一区域经营近30年,较其他总部设于别处的中国企业享有获得新疆光伏及风电资源的地域优势。

据黑鹰光伏统计,2012年至今,特变电工公布的计划投资新能源电站项目至少71个,合计装机容量约为9466MW,累计投资总额约为944.73亿元。

“以快打慢、急速突进”或许特变电工在EPC领域异军突起的原因之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HIS Markit发布的2016年全球光伏电站EPC排名,公司2016年光伏电站EPC排名第一,这已经是特变电工第二年摘得此桂冠。

据财报披露:截至2017年6月末,新特能源已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能电站EPC、BT等项目装机636.17MW。截至2017年6月末,公司在建及已建成待转让BT项目619.5MW,高级储备项目装机容量超过2GW。

如今特变电工在新能源系统集成业务领域,特变低昂已打造成为集风电、光电 EPC项目总承包、设计、运行、调试和维护为一体的,世界领先的新能源系统集成商。

 特变电工新能源电站投入情况: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特变电工投建的EPC等新能源电站项目多集中在新疆及邻近省份,其中暗藏危机。

我们来看了下一面这一组数据,读者或许会找到答案。

2016年中国全年弃光电量74亿千瓦时,其中西北五省弃光电量合计71.42亿千瓦时,占比达95%,新疆、甘肃发电运行较为困难,弃光率分别为32.23%和30.45%;而甘肃新疆风电市场更为严峻,弃风率分别达43%和38%,2016年甘肃、新疆、吉林和内蒙古弃风电量总和占中国弃风电量近80%。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光伏发电向中东部转移,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中,西北地区为9.74GW,占全国的28%;西北以外地区为24.80GW,占全国的72%;中东部地区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GW的省份达9个。

为破此困局,特变电工战略已经开始有所调整,“2017年上半年,公司对资源开发市场由新疆面向全国,同时,在江西、云南等不限电的地区争取项目资源,另外,深入研究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的商业模式,加大渔光互补、晨光互补等电站的开发力度。”

2017年上半年,特变电工旗下新能源运营平台——新特能源顺利并网了2个20MW的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1个100MW晨光互补发电项目等共计20个项目。

实际上,从电站开发四个阶段,也就是开发项目——融资——建设——运维这四个阶段来讲,建成-出售仅是短平快的粗浅开发,只是进入了一个肤浅的表层。早在2014年,光伏电站巨头阿特斯就已经将公司经营模式由先前的“建设-销售”转变为“建设-持有-运营”模式。

“我们认为作为光伏及风力发电项目运营商,我们将享有稳定的售电收入现金流和长期的政府补助,有利于多元化我们的收入来源和提高利润。”新特能源在2015年也意识到了这点,如今其下游战略已经有所转变。

“新能源产业由新能源电站建设向‘电站集成商+运营商’转型升级,我们有意积极开发BOO项目(建设-拥有-运营,一种由承包商承担项目施工、运营及维护的承包模式,与BT不同的是,承包商拥有项目,无需将项目移交另一实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光伏及风力发电项目运营商。”

2015年,新特能源开始进入光伏、风力发电项目运营商领域,其建设了哈密、固阳等共计450MW BOO项目,同时,作为以BT方式开发的固阳20MW光伏项目、木垒49.5MW风电项目转为BOO项目。

而2015年末,新特能源成功抢滩港股,为其战略转型提供了绝佳契机。新特能源前身为特变电工新疆硅业有限公司,是2008年2月,特变电工与新疆特变(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硅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太阳能产品的销售及相关技术的研发等。经过多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后,2012年2月,特变电工持股84.51%。

新特能源于2015年12月30日成功登陆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13.83亿港元,其中,65%用于BOO项目。截止2017年11月6日,总市值为99.07亿港元。总资产规模已突破三百亿元,净利润7.55亿元,高居黑鹰光伏发布的40家光伏企业子公司体量及盈利战力榜双榜二把交椅,如今特变电工已经成功将其打造成为了进击新能源领域的桥头堡。

目前新特能源战略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新特能源已建成的BOO项目共520MW,在建的BOO项目共200MW。上半年BOO项目共发电2.8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82亿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1.58亿,是上年同期的14.18倍。

2017年6月,新特能源完成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其联合中国南方电网研制成功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这使送电容量从现有的最高100万千瓦等级提升至500万千瓦,开启了直流输电的新时代,解决现有新能源电力无法远距离、大规模外送,仅能依靠与火电打捆外送或就地近距离消纳的瓶颈问题,将有效推动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使用。这个在未来有可能解决公司面临的弃光弃风难题。

在这期间,特变电工还有其他颇有新意的尝试。2016年10月,成功中标中国首批大型区域微电网示范项目—内蒙古220MW可再生能源项目,该项目以光伏和风电为主力电源,以储能技术为支撑,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的,将成为我国集风、光、储、输、用五位为一体的未来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典范。这是否会成为未来一种趋势呢?

国际化野心:

海外项目要占总额50%以上

另一巨头阿特斯16年来,通过全球战略和多元化市场布局,目前在全球六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阿特斯在全球电站项目储备提升至9.5GW(包括处于项目建设末期的1.4GW电站)。在其掌门人瞿晓铧看来“市场一旦多样化,多样化本身就会帮助你分散风险,保持市场的相对平稳发展。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市场的多元化扩张上,特变电工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清晰地战略。张建新说,我们会紧随国家政策引导,紧扣“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超级领跑者”的脉搏,深耕新能源市场,持续打造全球卓越的绿色智慧能源服务商。“未来希望再过五六年以后,国际上项目能占我们总额的50%以上,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

按照新特能源布局,将重点形成以巴基斯坦、智利、孟加拉为主,东南亚、中东、北非、西非区域市场为辅的战略布局。

据了解,新特能源承建的巴基斯坦100MW太阳能光伏电站2015年顺利投入运行,该项目为当时南亚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据新特能源披露,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共同为该项目并网进行揭牌。

2015年5月,新特能源还与巴基斯坦政府签署有关700MW光伏项目的合作意向书。此外,2015年新特能源还成功与智利、泰国、约旦等国就约30MW光伏项目签订了EPC协议,为后续国际市场的持续开发和辐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2016年,新特能源还通过海关AEO高级企业认证,成为海关最高级别的注册企业,将享受AEO互认国家和地区海关提供的优惠措施和通关便利,“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提高全球竞争力。”

此外,2016年1月,特变电工还以货币资金1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向中民国际投资。资料显示:中民国际是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作为跨境并购、投资、资产管理、环球资产分配的国际旗舰平台,提供周全的金融相关服务,以支持并指引中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境交易。

“中民国际正在实施海外保险公司的并购,并规划 5年内上市。若中民国际能够按规划上市,该投资后期将实现资本市场增值……投资中民国际有利于公司接触更多的国际市场信息,了解更多的国际市场规则,扩大公司的国际化视野,增加公司参与海外优势领域投资的机会,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这一年,新特能源还承建了智利13.7MW光伏项目、泰国12MW光伏项目,中标了印度205MW光伏项目(为该项目提供光伏逆变器);2017年1月,又中标土耳其17.4MW光伏项目。

“‘一带一路’我觉得这是一个百年战,甚至更长的战役,这可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中国应该按照一个国家一个具体分析,稳扎稳打的推进和实施,不能太冒进,这是我们考虑的需要克服的问题,整体的策略。”张建新说。

不过,张建新也坦言:“想落地也挺难的,比如我们在巴基斯坦谈了一个项目,巴方政府把价格从14.5分降到6美分的,边谈边降,边谈边降,降到现在还没有落地,我们也很无奈。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很多政策也不是中方一厢情愿的事,必须两国政府互动来进行。”

2017年8月19日,新特能源为加强新能源业务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还分别对对新特香港公司、荷兰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增资2000万美元。

如何缓解现金流压力?

企业扩张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尤其是BT及BOO项目施工期一般为6-12个月,而新能源电站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收期一般为7-11年或5-9年,初始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这两个难题考验者决策者对企业现金流掌控能力。

 

据黑鹰光伏上述统计的“2012年至今,特变电工公布的计划投资新能源电站合计装机容量约为9466MW,累计投资总额约为944.73亿元”,按照公司资本金(由项目单位以企业自有资金出资)投入20%-30%比例计算,特变电工需投入188.95亿元-283.42亿元。

特变电工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其“新能源自营电站项目”预算总额为75.72亿元,工程投入比为4.88%,也就是说至少还需再投入72.02亿元。这里面是否包含计划投建项目我们还不得而知。

“我们利用经营和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投资于BT及BOT项目、产能扩张、研发、设施维护和升级等”在上市之初,新特能源如此说道。

但是,我们从财报分析来看,新特能源自身资金实力恐怕都难以满足上述资金需求。

新特能源近年现金流情况(亿元)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特能源现金流情况: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新特能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说明其自身造血能力近乎停滞,而2012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其他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仅为3.76亿元,说明公司难以保存更多的“存粮”。

尤其是,近三年,新特能源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7年6月末,新特能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69亿元,但其“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达45.06亿元,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

黑鹰团队在此前分析企业现金流的文章中提到,企业家在进攻时还需要时时思考的是,如果外部资本资源突然变得稀缺或者及其昂贵时,公司能够从内部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吗?这不是危言耸听,当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商业领域偶尔也会出现“信用紧缩”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任何价格(高利息)下都得不到外部融资;这时,投资者也多会选择持币观望,公司无论是非公开发行、发行债券等手段都将“失效”。

如果这时公司的资金紧张变得极为严重,这不只是会影响企业扩张速度,这可能会迫使企业做出比较极端的措施,比如急剧减少、停止或拖欠利息支付,甚至公司必须出售核心资产来产生现金。

新特能源也说“若我们无法为有关项目取得短期或长期的项目融资,我们可能需要从内部资源应对此等项目的资金需要,这可能会令我们用于开发或收购其他项目及其他企业用途的资源紧张。”

或许,我们从近期阿特斯筹谋多年的“Yield-co”成功上市能有所启迪。Yield-co实际上是一个金融产品,它的概念是把高质量和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从阿特斯分拆出来打包上市,通常会把现金流中85%的现金作为红利分给投资人。与此同时,Yield-co随着注入的电站资产越多,规模会随之扩张,分红也就越来越多。

2017年9月25日阿特斯发布新闻称,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批准同意了阿特斯基础设施基金(下称“CSIF”)在东京证交所基础设施基金市场挂牌上市。阿特斯位于日本的分公司计划向CSIF出售13个太阳能项目,总装机容量72.7MW,作为CSIF的原始投资组合配置。

这不仅标志着国外资本市场对阿特斯品牌及质量的认可,更意味着手握大量优质光伏电站资源的阿特斯,可以不断复制“Yield-co”模式,凭此其就能回收巨量资金。

 但是,由于国内光伏电站项目因为存在补贴款延迟发放,部分地区弃光、弃风率较高等原因存在,“Yield-co”模式在国内或许在短期内还难以推出。

正如阿特斯全资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首席运营官刘玉民所言“中国的能源市场开发需要加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构建长期售购电协议PPA。第二,真正落实可再生能源电费补贴,让投资者看到真正稳定的受益。”

当然,作为上市公司,其融资手段多样。2017年3月25日,新特能源向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及发行人民币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20亿元长期含权中期票据。“主要用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及补充流动资金。”

11月9日,为保障公司生产经营及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优化负债结构,新特能源拟向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发行4亿元绿色债券融资计划。

深度 | 特变的版图,张新的疆界!(万字长文,慎入)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特变电工这个母公司在背后撑腰,其新能源扩张战略或许放缓脚步,但绝不会停滞。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特变电工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60.39亿元,其短期借款为55.29亿元,其有相对充足的现金储备。

当然,特变不会坐吃山空,主动出击才能掌握主动权。2017年6月14日-15日,公司发行2017年度第一期长期含权中期票据,发行额度10亿元人民币,期限3+N年,票面利率为5.60%,计息方式为固定利息。2017年9月19日,特变电工拟向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及发行人民币3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同时,特变电工拟注册发行不超过30亿元的可续期公司债券。

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写到的面对变革,抱怨、等待和变革三种人不同的命运一样,只有大家都开始主动求变、主动创造、主动创新,社会才会有发展和进步。

最后我们想借用张新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送给每一个奋斗的光伏人:“没有创造它的昨天,有理由分享它的未来吗?如果我们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过10年20年,光伏(原文为新疆,略有更改)繁花似锦,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又如何分享它的发展呢?”

(黑鹰注:资本市场的历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光伏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魅力,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黑鹰光伏将持续关注光伏产业及资本市场核心玩家的产业谋局和资本故事,并关注光伏商业文明的持续进程。)

文 | 黑鹰光伏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