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是对中国光伏产业出手了!

       印度当地时间7月30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光伏保障措施调查终裁征税令,决定对中国、马来西亚及发达国家进入该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为期两年的保障措施税: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7月29日,税率为25%;2019年7月30日至2020年1月29日,税率为20%;2020年1月30日至7月29日,税率为15%。如若该进口货物同时被征收反倾销税,则可在保障性关税内扣除。

这也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可能会失去中国最大的一块海外市场。去年,中国出口印度的组件总量达到9.46GW(1GW=1000MW),占出口总量的25%左右。印度成为中国光伏最大的海外市场。

印度对华光伏出手实际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印度的态度也让人玩味。今年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DGS)还是公告宣布了对该保障措施的初步调查结果,建议印度政府在最终结果确定前,对进入印度的光伏产品(无论是否封装成组件,也就是说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70%的防卫性关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为期200天。

       两个月后,印度方面再次“变脸”,3月23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据6月初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已决定不对从中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征收临时保障税,否决了此前征收70%关税的建议,“印度再生能源部长AnandKumar向媒体证实,目前不会施行保护关税”。据印度经济时报6月报道,印度财政部下属的保障监督常设委员会也刚决定,不需要征收此类关税。

但令业界疑惑的是,印度商务部下属的印度贸易救济总局(DGTR) 还是在6月26日举行公开听证会,讨论对进口太阳能设备征收70%的保障关税。会上ISMA再次要求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实施95%的保障税,以保护国内制造企业免遭廉价进口商品的损害。

印度在对中国光伏关税问题上的反反复复也反映出其复杂的心态。国内某光伏上市企业高管对财经杂坛表示,印度目的是希望保护和扶持本国的光伏制造业,在目前的贸易形势和中国的成本优势下,需要通过加税来促进。加税幅度和印度建厂的成本增加需要平衡考虑。另一方面,印度又缺电,致力于发展光伏市场,成本增加太多不利于光伏市场发展。印度是在平衡这些因素。

如今,印度出手后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在2018年的日子并不好过。6月初,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一份《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该通知称:暂不安排今年普通光伏电站指标、分布式光伏指标为10GW(1GW=1000MW)、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和分布式度电补贴均下调5分钱。

这意味着,在巨额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面前,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监管政策迎来重大改变,严控规模、严控指标成为主旋律。此外,光伏扶贫继续获得支持。

       尽管能源主管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曾释放过“将严控光伏发展规模”的信号、业内对此有心理预期,但在这份严苛程度超预期的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后,全行业一时哀鸿遍野,纷纷感慨“一夜入冬”。6月11日晚间,人民网和新华社先后发文释疑光伏新政,表示新政策不是急刹车、一刀切。

再加上欧美对中国光伏的频繁“双反”,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内忧外患。现在失去海外最大市场,也就意味着光伏产业在高歌猛进多年后,将真正遇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拐点。

       当然,有人认为开拓非洲市场是中国光伏“走出去”,拓展市场的好选择。但请不要忘记,非洲虽然光照条件优越,但其动荡的政局以及令人头疼的工会,早已让很多中国企业吃了不少苦头。光伏企业准备重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