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大潮席卷下,市场的变换莫测在过去一年尤为醒目。

由于受到产业链价格波动、疫情以及国际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去年前半段表现飘忽,然而,随着国际需求以及国内外政策的利好,光伏产业最终实现弯道超车,而身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们,凭借着自身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布局,纷纷完成了惊人的利润增长。

2023年新一年开启之际,PV Tech盘点出“2022十大暴赚光伏公司”,此次盘点旨在发掘去年欣欣向荣的光伏行业中,盈利水分最少、能力最强的企业。

我们从排名前五的公司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行业的爆赚指数与供需缺口,在这两个赛道上,过去的2022年领先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选择标准

1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光伏上市公司净利润排名前十;

2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光伏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排名前十。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静态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第十名

晶盛机电

晶盛机电前身系上虞晶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以技术起家。从2019年开始,公司开始完善自身的新兴产业业务布局,享受能源结构转型红利期。在此期间,晶盛机电围绕光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开发出一系列关键设备,并延伸到化合物衬底材料领域。

晶盛机电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4.63亿元,同比上升86.96%;归母净利润20.09亿元,同比上升80.92%;扣非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上升81.54%

身处硅片制造环节,晶盛机电主营业务生长设备,其技术储备深厚,覆盖了所有的核心生产环节。由于客户TCL中环、晶澳科技等企业占据国内硅片产能的半壁江山,在大尺寸规格硅片已成定势的情形下,晶盛机电凭借全面的产业链和优越的技术储备,未来业绩增长也比较可观。

第九名 

天合光能

作为行业先行者,天合光能近两年表现出“愈久弥新”的特质,在电池、组件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在组件大尺寸的趋势下,公司更是抢先布局210大尺寸组件,为自身业绩增长赢得了时机。

光伏组件是天合光能的立足之本,依靠长期稳定、优质且大量的组件销售,公司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根据该公司2022前三季财报,报告期内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营业总收入581.98亿元,同比上升86.15%,归母净利润24.02亿元,同比上升107.74%;扣非净利润22.41亿元,同比增长130.46%。

2023年1月9日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天合光能预计2022年度盈利约34-4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2-40.18亿元,同比增长89.69%-122.68%,全年业绩表现不俗。

在组件的销售模式上,除过把握Tob端的直销方式,公司在对接终端用户的分销模式上亦有前瞻布局,渠道先发优势明显。

第八名

上机数控

转型光伏产业上游的设备厂上机数控享受到了红利。2019-2021年,公司为了把握单晶替代多晶的市场机遇,把光伏设备业务逐渐转移至单晶硅块业务,2022年单晶硅业务规模扩大更是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根据上机数控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74.86亿元,同比增长130.49%;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101.43%,扣非净利润24.27,同比增长82.14%。

从行业角度观察,硅料为光伏投资壁垒高领域,单晶硅更是具有竞争格局极好、利润丰厚等优势。而从2022年年初开始,上机数控对硅片产能的扩产也为公司带来巨大回报。

仅用三年就成为硅片行业新贵的上机数控,近期还把业务开拓目标瞄向硅料,其发展后续如何,PV Tech将持续关注。

第七名

正泰电器

在低压电器行业,正泰电器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其业务范围覆盖发电、储能、配电、用电全产业链,2016年正泰电气完成对正泰新能源的收购后,形成低压电器和光伏新能源的双主业格局。

公司的光伏新能源业务自 2017 年以来收入占比稳步上升,2022年H1光伏板块营业收入124.48亿元,收入占比达52.8%,首次超过低压电器营收。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0.17亿元,同比增长21.73%;归母净利润32.15亿元,同比增长15.69%;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5.96%。

由于光伏组件制造业务剥离已于2022年7月完成,剥离后组件制造业务收入不再计入公司合并范围,受此影响,公司第三季度组件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17亿元。

2022年,正泰电器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以整合旗下各光伏业务板块:如将光伏组件制造板块业务整合至正泰新能后整体对外出售,以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筹划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的分拆上市事宜;再如收购通润装备,将向通润装备注入其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业务等。

第六名

晶澳科技

2022年,晶澳科技的一体化战略优势明显,帮助公司进一步巩固竞争力,在做强做优光伏产品智造的同时,力图做精光伏辅材和设备产业,积极开发下游光伏发电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拓展市场需求空间。

公司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3.24亿元,同比增长89.0%;归属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50.66%;扣非净利润32.41亿元,同比增长200.93%。

晶澳科技借助成熟深入的一体化布局,以及广泛的全球化市场渠道,通过技术迭代、工艺革新、规模效应、利用率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成本管控和效能提升,长期盈利能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也成为报告期内几大组件厂中盈利最强的公司。

在产品线上,亦是多线布局n型技术研发和大规模量产,争取在未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垂直一体化带来的稳健、持续盈利,多头押注带来灵活应变的底气与能力,老牌劲旅晶澳科技最清楚怎样利于不败之地。

截至发稿,晶澳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至174.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2亿元至56.2亿元,同比增长160.99%至204.31%,全年最高将赚56亿元。

第五名

TCL中环

作为硅片龙头企业的TCL中环,在过去一年的前三季度净利也延续了高增长,凭借极速推进产能扩张及定价权,其在光伏行业亦“玩”的风生水起。

根据TCL中环的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8.45亿元,同比增长71.35%;归母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80.68%;扣非净利润49.84亿元,同比增长99.85%。

这一业绩主要得益于其新能源和半导体业务板块的稳定发力,根据半年报披露,该公司新能源板块营收占比约93%,半导体板块营收占比约4.85%。

在三季报中,TCL中环主营业务专门划分了光伏硅片和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计划进一步强调光伏硅片在其产业中的比重。在2022年6月,TCL中环的宁夏中环六期硅片项目投产,增厚了该公司业绩。

作为目前全球产能规模仅次于隆基绿能的第二大硅片企业,TCL中环依靠制造效率的提升完成了今年扣非净利润的坚挺表现。在晶体环节,该公司单台月产同比提升12%,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进一步下降;在晶片环节,硅片A品率提升4%;在细线化、薄片化等方面,同硅片厚度下单公斤出片数提升6%。

纵向对比于隆基绿能和上机数控可以发现,在硅片领域,过去一年中扩大产能已成为该行业的重要战略。

第四名

隆基绿能

在2022年,隆基绿能仍旧是当仁不让的行业市值NO.1,超3200亿元的市值让其即便在千亿市值军团种依旧保持着领军地位。

作为光伏第一股,隆基绿能在2020、2021两年内连续两次登顶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2022年前三季度单晶组件出货量也已超过30GW,单晶硅片出货量超过60GW。

根据隆基绿能2022三季报,报告期中隆基绿能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公司营业总收入870.35亿元,同比上升54.85%,归母净利润109.76亿元,同比上升45.26%;扣非净利润106.54亿元,同比增长43.99%。上述营收、净利均为隆基绿能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前三季度业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我们看到在企业营收、净利增幅等领域,隆基绿能并未处于全行业第一的位置,然而,公司在电池转换效率、产品质量、成本管控、品牌等方面优势突出,护城河深厚。

未来,随着硅料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诸如隆基绿能的头部组件企业能够依靠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在利润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受益。

第三名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近年来在新能源转型中尤为突出,围绕着以太阳能硅片和太阳能系统工程为核心的也收入占比已经达到32.59%,并逐步形成了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及电站建设、以及多晶硅生产制造两大细分主业。

2022年前三季度,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总收入646.51亿元,同比增长65.06%;归母净利润110.56亿元,同比增长112.98%;扣非净利润112.64亿元,同比增长183.54%。

多晶硅、煤炭产品销量同比增加、销售均价同比上涨成为了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因素。由于公司硅料持续扩产,盈利贡献加大,同时,特高压建设提速的时代浪潮也会助力电网装备,特变电工拥有稀缺且难以复制的能源资源优势。

第二名

大全能源

身处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大全能源与协鑫科技及特变电工子公司新特能源势均力敌。

大全能源走到这个位置,与其在单晶硅取代多晶硅的大势面前积极思变,紧抓机遇,产能与技术两方面齐头并进分不开。

从大全能源三季报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46.77亿元,同比增197.15%;净利润150.85亿元,同比增长237.23%;扣非净利润151.08亿元,同比增长238.35%。这样的增速叠加高达73.8%的毛利率,大全能源业绩引人关注。

翻倍的业绩主要得益于硅料供求关系持续紧张,加上公司年初新增产能释放,前三季度,硅料销售量利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过去一年,大全能源新增硅料订单合计已超128万吨,预计金额超过3800亿元,是2021年营业收入的约35倍。

业绩增长的同时,大全能源也在加速扩张,根据各项扩产计划,到2023年年底,所有项目实施达产后,大全能源累计年产能可实现30.5万吨,直追“硅料一哥”通威股份。

不过随着近期硅料跌价态势加剧,此前的业绩驱动力可能逐步衰弱,成长潜力也将现隐忧。

第一名

通威股份

2022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全面开花,在硅料、电池、电站终端均取得不俗成绩,同时开启了新业务版图。

通威股份在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0.84亿元,同比增长118.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30亿元,同比增长265.54%;扣非净利润219.81亿元,同比增长270.62%。

受益于硅料价格大涨,通威股份这几年业绩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光伏产业链价值分配中呈现出“上游吃肉,下游吃土”的状况。

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稳定、高质高效的生产,通威多晶硅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一直处于行业成本曲线的最左侧,保证了自身在高纯晶硅领域的竞争力。在电池环节,通威过去一年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00GW,进一步夯实全球光伏行业龙头地位。

令PV Tech关注的是,2022年下半年通威股份正式进军光伏组件,彻底打通整个光伏制造链,开始了新的业务版图拓展。通威的入局,给组件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后续预计也将产生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奚霞)